时隔七年,第二次日本之行,从东京到和歌山,第一站,浅草寺。
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院浅草寺,是日本现存的具有“江户风格”的民众游乐之地,也是日本和浅草地区的象征。
到东京,通常都会打卡游览浅草地区的核心浅草寺,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,络绎不绝。
浅草,位于隅田川的西岸,“往古下谷到此地为止,为平坦之地,在武藏野的尽头,草木也显得浅浅的,故此称为浅草”。
相传公元628年,有两个渔民兄弟在隅田川捕鱼时,捞起了一座金观音像,人们认为是“观音显灵”,因此筹资修建寺院供奉观音,是为浅草寺,历代屡经毁而又建。
公元1603年,德川家康在江户开创幕府,史称德川幕府,亦称江户时代,浅草寺得以重建,并指定为德川幕府的朝拜场所,浅草一带因寺而逐渐繁荣。
公元1868年,明治天皇迁都到东京,浅草寺步入鼎盛时代。
浅草寺的大门叫“雷门”,始建于公元942年,风神和雷神二将把守,因此亦称“风雷神门”,是浅草寺的象征,是为祈求天下太平、五谷丰登,历代同样毁而又建。
现在看到的雷门重建于1960年,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捐建而成。
松下幸之助长期受到关节痛困扰,因此去浅草寺参拜祈愿,当时的浅草寺住持清水谷恭顺也替松下幸之助向浅草寺菩萨祈愿,不久松下幸之助的关节痛逐渐好转,决定出资重建雷门。
松下幸之助同时还捐赠了一个巨大的灯笼,高3.9米,直径3.3米,重约700公斤,产自京都丹波的竹子做骨架,产自福井县的和纸粘贴外表,底部还有龙形木雕,远远可见黑底白边的“雷门”二字,耀眼醒目。
从1971年起,雷门大灯笼每十年就要重新更换一次,制作方是京都的高桥提灯屋。
松下公司松下幸之助、本田公司本田宗一郎、索尼公司盛田昭夫、京瓷公司稻盛和夫,并称日本“经营四圣”,亦称经营之神,共同创造了日本的“经济奇迹”时代,日本商品全国价格统一,网购商品必须多付快递费,没有假冒伪劣产品,因此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喜欢到日本购物,人流所向,必是财源汇聚之地。
浅草寺内除了雷门大灯笼之外,还有其他三个大灯笼,分别是挂在宝藏门的“小舟町”灯笼,挂在本殿的“志桥”灯笼和神社鸟居东面的“二天门”灯笼。
穿过雷门,通过商店街之后就是宝藏门,重建于1964年,由实业家大谷米太郎夫妻捐款兴建。
本堂是观音像供奉之地,又称观音堂,1945年的东京大空袭中被烧毁,重建于1958年。
五重塔,始建于公元1648年,同样在1945年的东京大空袭中被烧毁,重建于1973年,塔体高约48米,是日本境内仅次于京都东寺五重塔的第二高佛塔。
浅草寺内还有一处雕塑,值得中国游客特别观看,雕像里的地藏菩萨背着一个小孩,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。
雕塑名为“母子地藏”,碑文如此书写:
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1945年。
那时,在中国东北(早称满洲)生活的许多日本人,都想方设法要回到日本。
但是,在战争结束后的大混乱中,由于饥饿、暴乱竺,大约有24万的平民牺牲了。
在这种情况下,总算是回到日本国内的有志之士,想要寄托对遗留在中国的牺牲者以及遗孤的思念,并立誓不再让战争的悲剧重演,为此而建造了这座‘母子地藏’”。
#暑期旅游创作季#举报/反馈创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